鈦/鋼復合板的傳統應用領域主要有石油化工設備、發電設備和制鹽設備.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海洋認識的加深,鈦/鋼復合板在海洋工程領域的應用也得到了快速發展。
1、鈦鋼復合板的應用現狀
1)石油化工設備
在石油化工領域,鈦是優良的耐腐蝕材料,在酸、堿、鹽介質中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因此鈦/鋼復合板廣泛用于濃縮塔、反應釜、換熱器、穩壓罐和氧化反應冷凝器等設備。中石化乙二醇裝置使用了大型鈦/鋼復合板塔器,直徑 3.2m,總高度 51 m,主體材料為 Q345R+TA2,設備凈重89.4 t 。鈦/鋼復合板臥式、立式反應釜在鈷鎳硫化物精礦、紅土鎳礦和稀貴金屬渣等資源的濕法加壓酸浸項目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管板是管殼式換熱器的核心部件之一,鈦/鋼復合管板在管殼式換熱器中最為常見。鈦/鋼復合板在耐蝕壓力容器的管板、筒體和封頭上的使用率也很高,鈦覆層厚度根據介質的腐蝕性決定,通常選取 2~4 mm,其中3mm 是最常使用的厚度。
PTA 裝置核心設備的國產化是整個裝置國產化的關鍵之一,PX 氧化反應器、脫水塔和結晶器等大型鈦/鋼復合板制壓力容器的國產化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由南京寶色股份公司承制的 PTA氧化反應器,直徑達 7800mm,長度40 m,總重 420t,容積達到1200m3 ,容器殼體用材為 Q345R+TA1,鈦覆層厚度2~3 mm,是當時全球最大的鈦/鋼復合承壓設備。
2)發電設備
我國的火力發電廠基本上都配套安裝了煙氣脫硫設施,燃煤機組脫硫采用石灰石濕法脫硫技術,脫硫后含有水蒸氣和SO2 煙氣由于溫度下降凝結,凝結的高腐蝕性液體附著在煙囪內壁上侵蝕煙囪。鈦/鋼復合板由于良好的耐腐蝕性能和較低的材料成本被設計用于煙囪內筒材料,目前國內有超過600座電廠采用鈦/鋼復合板作為煙囪防腐內筒。 為了降低原料成本,煙囪內筒用的鈦/鋼復合板的鈦覆層較薄,一般為 1.2 mm,河北沙河電廠的煙囪內筒直徑 8.5 m,高 175 m,由 87.5 層層高 2m、周長 26.72 m 的鈦/鋼復合板拼裝成圓筒形,逐層焊接垂直頂升形成,所用鈦/鋼復合板基層碳鋼(Q235B)厚度 12~16 mm、覆層鈦(TA2)厚度1.2 mm。
瑞典最早在20世紀80年代將鈦/鋼復合管板用于核電冷凝器設備,隨后德國、法國、美國和科威特等在大型火電站及核電站中也開始使用鈦/鋼復合板,日本在濱海電站及海水淡化裝置中的凝汽器和換熱器上同樣使用了鈦/鋼復合管板。國內凝汽器大幅面鈦/鋼復合管板的應用始于20世紀90年代初,但由于當時國內大幅面鈦/鋼復合板制備技術尚不成熟,尤其在結合率、不平度等指標和可承受持續加工特性方面達不到該領域的特殊要求,所以日本旭化成公司和美國 DMC 公司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一直壟斷著該領域的中國市場。
3)制鹽設備
鈦具有優異的抗海水及耐氯化物溶液腐蝕及流體沖刷的性能,特別適合作為制鹽設備中蒸發罐的殼體材料,對于防止蒸發罐壁結鹽垢,延長洗罐周期有良好效果. 1985年,內蒙古吉蘭泰鹽場率先將鈦/鋼復合板用于真空制鹽蒸發室的Ⅱ-Ⅳ效蒸發室主體材料,實踐證明鈦/鋼復合板制造的蒸發室可減緩腐蝕和結鹽垢,延長生產周期,提高鹽質白度和均勻性。2007 年,寶鈦集團復合板公司向四川久大制鹽有限責任公司提供了600 多噸TA2/TA10 鈦/鋼復合板,用于60萬噸真空制鹽項目的設備。
4)海洋工程
在海洋工程中,鈦/鋼復合板不僅能滿足海洋環境下的耐蝕要求,而且是環境友好型材料,在海水中無毒害,對海洋生態環境沒有不良影響,特別適合用作海洋土木領域的防蝕材料。日本因其四面臨海的特殊地理位置,開展了鈦/鋼復合板在浮式海洋構筑物的適用性研究,已實用或。日本在橫須賀建造了一個超大型浮式海洋構筑物,在海水飛沫沖刷處使用了鈦/鋼復合板;日本跨海大橋也將鈦/鋼復合板應用到橋柱飛濺區。隨著人們對海洋的開發力度不斷加大,鈦/鋼復合板在海洋油氣開發、海港建筑、沿海發電站、海水淡化、船舶、海洋漁業及海洋熱能轉換等領域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
2、鈦/鋼復合板的發展趨勢
隨著人們對鈦的認識逐漸加深,鈦/鋼復合板的應用領域也從傳統的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向土木建筑和海洋工程等領域拓展. 市場對超薄、超厚、高強高耐蝕和界面強冶金結合的鈦/鋼復合板的需求逐漸增大. 在保證耐腐蝕性能的前提下減小鈦覆層厚度,可減少鈦的使用,降低成本。由于鈦和鋼的熱物理性能差異較大,鈦/鋼復合板的焊接加工非常困難,而寬板幅鈦/鋼復合板可以減少焊縫數量,降低加工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基于以上原因,鈦/鋼復合板的發展趨勢是薄覆層、厚度薄、寬板幅、高性能和低成本。
鈦/鋼復合板的制備方法和工藝直接決定了其尺寸規格和性能,所以制備方法和工藝成為了該領域近年的研究熱點。激光工程化凈成形技術 、放電等離子燒結技術 、噴射沉積法和釬焊復合法 也被用于制備鈦/鋼復合板,但這些方法目前都僅限于實驗室研究?,F在國內企業制備鈦/鋼復合板最常用的方法是爆炸復合法,而在日本熱軋復合法已經成為制備鈦/鋼復合板的主流方法,隨著國內軋機能力的提升,熱軋復合法也正在逐漸替代爆炸復合法成為該領域的發展主流,鞍鋼、南鋼和濟鋼等大型國有企業都開始采用真空制坯熱軋復合法生產鈦/鋼復合板。 然而,真空制坯熱軋復合法對設備要求較高,工藝繁瑣,界面焊接質量要求嚴格,限制了該技術的大規模推廣應用。因此,鈦/鋼復合板低成本、高效率和短流程制備技術的開發是該領域亟待解決的難題之一,也成為了該領域的當務之急和主要發展趨勢。
針對上述問題,劉雪峰等 開發了鈦/鋼復合板兩步軋制復合法(又稱“冷?熱軋制復合法”),先將原材料純鈦板和 Q235 低碳鋼板待復合表面進行打磨、清潔等處理后,無需添加任何過渡層金屬,直接層疊進行預復合軋制,接著在空氣氛圍下加熱后再進行終復合軋制,該方法利用預復合軋制工序替代了傳統熱軋復合法中的真空制坯工序,工藝流程短、成材率高、制備成本低,制備的鈦/鋼復合板的界面結合質量穩定,界面結合強度超過230MPa,特別適合低成本制備薄覆層、厚度薄、寬幅、高性能的鈦/鋼復合板。
相關鏈接